Search

看到禾穎的好文:『台灣行銷公司把廣告成本壓下去後,省下的錢很高興說是他們用力、用功的結果,然後客戶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看到禾穎的好文:『台灣行銷公司把廣告成本壓下去後,省下的錢很高興說是他們用力、用功的結果,然後客戶把那省下的錢收回,不會再下一次投入更多,但下次要求的成效卻可以比上次要更嚴格。代理商不會因此賺到錢、媒體也賺不到錢,客戶也不會因此多花錢。

我們沒有意會到在長年累月之下,盡力為了滿足客戶削價競爭,甚至不擇手段的想辦法壓低廣告金額,搶客戶搶到用成效導向給出一堆漂亮美化的保證,不論做到或沒有做到,彼此之間都成為了這行業成長限制的枷鎖。』

在台灣我看到太多產業有一樣的現象,我本行資安產業就是,所以多年前就鎖定經營美國市場,今天台灣佔我們營收不到 1%。台灣資安市場:廠商賺不到錢,代理商賺不到錢,客戶得不到好的產品與服務。

禾穎一句話:『不論做到或沒有做到,彼此之間都成為了這行業成長限制的枷鎖』,其實適用台灣好多產業。

彼得‧提爾《從0到1》書中提到,削價競爭,不一定是「市場所逼」或「生存所需」,而是「人性使然」:人類本來就喜歡競爭;但是競爭,對於經營企業,或整個產業來說,是最糟的狀態。

當初提爾創辦 Paypal,伊隆·馬斯克(現 Tesla 與 SpaceX 創辦人)創辦 X.com,將 Paypal 的功能一一照抄,但是提爾並沒有因此想與馬斯克「決一死戰」,而是說服了對方,將兩家公司合併,也因此渡過了兩千年網路泡沫,成就了今天要獨立上市的 Paypal,成就了今天的提爾(後來創立 Palantir、The Founders Fund),也成就了今天的馬斯克。

在台灣,大家說早期募資成功的案例少,我則覺得,合併或併購的案例更少得驚人。如果以台灣為初期主要市場,已經夠小了,新創也都很小,與其「決一死戰」,不如一起找到一個偉大的目標,也就是提爾說的「秘密」。

提爾認為,與其盲目競爭,經營新創第一要先找到一個秘密:「什麼有價值的公司,是沒人在做的?」

然後當我們找到答案時,很可能周遭朋友不認同,大部分創投也看不懂;但是那是正常的,不然就不叫做秘密了,不是嗎?

常常看到創業中的朋友們參加活動,互相取暖,取得認同,而其實不必要,因為,偉大的秘密是不可能獲得太多認同的。

提爾:『一間偉大公司,就是一個改變世界的陰謀,而你分享的對象,就是你的共謀』。

對各位來說,你們公司的秘密在哪?各位生涯規劃的秘密,在哪?

而對台灣來說,能讓我們再創經濟成長高峰的秘密,又在哪?

http://www.inside.com.tw/2015/05/28/bad-online-ad-price-leads-bad-internet-industry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台大電機博士、阿碼科技共同創辦人、XREX 共同創辦人、天使投資人、資安專家、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專家。 現在帶領XREX以區塊鏈技術加速新興市場的跨境貿易。
View all posts